close
Hi there!
Here's the latest feed from 糖尿病飲食 - Google 新聞.

Add feeds@feed2email.net to your contact list to make sure you receive all your emails
Make sure to visit feed2email.net to get more feeds sent to your inbox.
To find out which feeds you are subscribed to, or to get further help, just reply to this email.


過年不忌口模範糖尿病患破功 - 中央通訊社

Feb 19, 1:46AM

(中央社記者程啟峰高雄19日電)一名模範糖尿病患平時飲食遵循醫師建議,血糖控制得宜,但因過年不忌口,日前回診時血糖、血脂、膽固醇都超標。

這名60多歲的糖尿病患者,平時飲食都依照醫師與營養師建議,血糖控制不錯,是個模範糖友。今年農曆年後回診,不僅血糖值超標,連膽固醇也超出正常值許多,醫師追問下才知患者過年期間雖三餐都遵照糖尿病飲食指示,但額外和家人喝了酒、嗑瓜子,糖果餅乾也是三不五時就塞進嘴裡,造成血糖血脂超標。

高雄市活力得中山脊椎外科醫院新陳代謝科醫師張涵軒表示,每逢農曆年節人們總是盡情享受美食佳餚,但對糖尿病友來說,過年卻得提心吊膽,深怕一不小心放縱了口慾,換來過年後的抽血體檢成績「滿江紅」。

張涵軒表示,糖尿病患過年期間或是節慶期間仍需遵照糖尿病飲食原則。

元宵節將至,張涵軒提醒糖尿病患,元宵要算在主食份量內,應減半食用。包餡甜湯圓,不含甜湯,4顆等於1碗飯的熱量;40顆小湯圓,不含甜湯,也等於1碗飯熱量;患者食用元宵應減半,正餐飯量也要同時減半。1050219




小儿糖尿病饮食8原则有助控糖 - 人民网

Feb 24, 2:24AM

原标题:小儿糖尿病饮食8原则有助控糖

小儿糖尿病是在小儿时期开始发生的糖尿病。孩子年纪轻轻就得了糖尿病让很多爸爸妈妈心疼的不行,尤其是每天注射胰岛素的问题,打针更是痛苦,那么是否每个患上糖尿病的孩子都必须要注射胰岛素呢?

认清什么是小儿糖尿病

小儿糖尿病的症状除成人糖尿病表现的“三多一少’即多饮、多尿、多吃,体重减轻以外,小儿糖尿病还有它许多特殊的地方。如一周岁以内的小婴儿,由于饮食以奶为主,而多地多尿的症状不易被发现。首先发现的往往是吃奶不少,但不长胖,以及突然发生的 、不易纠正的眼窝、囟门凹陷的脱水和小便。呼吸的糖果气味:2-3岁的幼儿初发症状仅可为夜间小便次数增多或突然出现的尿床观象;多吃也非小儿糖尿病的必有症状,甚至有的病儿食欲正常或减低,短时间内出现体重下降和消瘦,表现为疲乏无力,无精打采,活动减少,反复发烧,咳嗽,皮肤经常长疖子,小伤口不易愈合,女孩常说外阴部瘙痒等,这些都是糖尿病的早期症状。

小儿糖尿病大多数为1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患儿的胰岛b细胞功能受到破坏,因此这些孩子体内的胰岛素绝对缺乏,迄今为止,这些孩子需每天注射2~4次胰岛素才能维持血糖正常,如果不注射胰岛素会发生酮症酸中毒、昏迷,甚至危及生命。而小儿2型糖尿病往往发生于肥胖的孩子,这些孩子体内胰岛素水平往往正常或偏高,但其胰岛素不能发挥正常的降血糖作用,此现象称胰岛素抵抗。2型糖尿病可以口服药物治疗降血糖,但是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期,仅用口服药治疗往往不能满意地控制血糖,因此对于小儿2型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岛素加口服药联合治疗才是最佳的治疗方案。

小儿糖尿病的食疗原则

(1) 控制总热能是糖尿病饮食治疗的首要原则。

摄入的热量能够维持正常体重或略低于理想体重为宜。肥胖者必须减少热能摄入,消瘦者可适当增加热量达到增加体重。

(2) 供给适量的碳水化合物。

目前主张不要过严地控制碳水化合物,糖类应占总热能的60%左右,每日进食量可在250克~300克,肥胖应在150克~200克。谷类是日常生活中热能的主要来源,每50克的米或白面供给碳水化合物约38克。其它食物,如乳、豆、蔬菜、水果等也含有一定数量的碳水化合物。莜麦、燕麦片、荞麦面、玉米渣、绿豆、海带等均有降低血糖的功能。现在市场上经常可以看到“无糖食品”,“低糖食品”等,有些病人在食用这些食品后,不但没有好转,反而血糖上升。这是由于人们对“低糖”和“无糖”的误解。认为这些食品不含糖,而放松对饮食的控制,致使部分病人无限制的摄入这类食品,使血糖升高。事实上低糖食品是指食品中蔗糖含量低,而无糖食品指的是食品中不含蔗糖,但是这些食品都是由淀粉所组成,当人们吃进淀粉食品后,可转变成葡萄糖而被人体吸收,所以也应控制这类食品。

(3) 供给充足的食物纤维。

流行病学的调查提出食物纤维能够降低空腹血糖、餐后血糖以及改善糖耐量。其机理可能是膳食纤维具有吸水性,能够改变食物在胃肠道传送时间,因此主张糖尿病饮食中要增加膳食纤维的量。膳食中应吃一些蔬菜、麦麸、豆及整谷。膳食纤维具有降解细菌的作用,在食用粗纤维食品后,能够在大肠分解多糖,产生短链脂肪酸及细菌代谢物,并能增加大粪便容积,这类膳食纤维属于多糖类。果胶和粘胶能够保持水分,膨胀肠内容物,增加粘性,减速胃排空和营养素的吸收,增加胆酸的排泄,放慢小肠的消化吸收。这类食品为麦胚和豆类。以往的理论是纤维素不被吸收,因为大多数膳食纤维的基本结构是以葡萄糖为单位,但葡萄糖的连接方式与淀粉有很多不同之处,以致于人体的消化酶不能将其分解。但最近发现膳食纤维可被肠道的微生物分解和利用,分解的短链脂肪酸可被人体吸收一部分,而且能很快的吸收。燕麦的可溶性纤维可以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这就可以降低餐后血糖急剧升高,因而机体只需分泌较少的胰岛素就能维持代谢。久之,可溶性纤维就可降低循环中的胰岛素水平,减少糖尿病患者对胰岛素的需求。同时还可降低胆固醇,防止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及冠心病。

(4) 供给充足的蛋白质。

糖尿病患者膳食中蛋白质的供给应充足。有的患者怕多吃蛋白质而增加肾脏的负担。当肾功正常时,糖尿病的膳食蛋白质应与正常人近似。当合并肾脏疾病时,应在营养医生的指导下合理安排每日膳食的蛋白质量。乳、蛋、瘦肉、鱼、虾、豆制品含蛋白质较丰富。应适当食用优质蛋白,目前主张蛋白质应占总热能的10%~20%。谷类含有植物蛋白,如果一天吃谷类300克,就可摄入20克~30克的蛋白质,约占全日蛋白质的1/3~1/2。植物蛋白的生理价值低于动物蛋白,所以在膳食中也应适当控制植物蛋白。尤其在合并肾病时,应控制植物蛋白的食用。

(5) 控制脂肪摄入量。

有的糖尿病患者误认为糖尿病的饮食治疗只是控制主食量。其实不然,现在提倡不要过多的控制碳水化合物,而要严格的控制脂肪是十分必要的。控制脂肪能够延缓和防止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目前主张膳食脂肪应减少至占总热能的25%~30%,甚至更低。应限制饱和脂肪酸的脂肪如牛油、羊油、猪油、奶油等动物性脂肪,可用植物油如豆油、花生油、芝麻油、菜籽油等含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油脂,但椰子油除外。花生、核桃、榛子、松子仁等脂肪含量也不低,也要适当控制。还要适当控制胆固醇,以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应适当控制胆固醇高的食物,如动物肝、肾、脑等脏腑类食物,鸡蛋含胆固醇也很丰富,应每日吃一个或隔日吃一个为宜。

(6) 供给充足的维生素和无机盐。

凡是病情控制不好的患者,易并发感染或酮症酸中毒,要注意补充维生素和无机盐,尤其是维生素B族消耗增多,应给维生素B制剂,改善神经症状。粗粮、干豆类、蛋、动物内脏和绿叶蔬菜含维生素B族较多。新鲜蔬菜含维生素C较多,应注意补充。老年糖尿病患者中,应增加铬的含量。铬能够改善糖耐量,降低血清胆固醇和血脂。含铬的食物有酵母、牛肉、肝、蘑菇、啤酒等。同时要注意多吃一些含锌和钙的食物,防止牙齿脱落和骨质疏松。糖尿病患者不要吃的过咸,防止高血压的发生,每日食盐要在6克以下。

(7)糖尿病患者不宜饮酒。

酒精能够产生热能,但是酒精代谢并不需要胰岛素,因此少量饮酒是允许的。一般认为还是不饮酒为宜,因为酒精除供给热能外,不含其它营养素,长期饮用对肝脏不利,易引起高脂血症和脂肪肝。另外有的病人服用降糖药后饮酒易出现心慌、气短、甚至出现低血糖。

(8) 糖尿病患者应合理安排每日三餐,每餐都应含有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以有利于减缓葡萄糖的吸收。




潘懷宗/馬鈴薯吃太多,糖尿病就來了! - 元氣網 | 聯合新聞網 (新聞發布)

Feb 22, 3:52AM

潘懷宗/馬鈴薯吃太多,糖尿病就來了!

關鍵字:
糖尿病
馬鈴薯
咖啡
潘懷宗
升糖指數

圖/ingimage

分享
根據2015年12月17日發表在《糖尿病照護》(Diabetes Care)期刊,由大阪癌症與心血管預防中心(Osaka Center for Cancer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Prevention)的研究報告發現,若與每星期吃不到1份(serving)馬鈴薯的人相比,每星期吃7份以上馬鈴薯的人,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高出33%,而一份馬鈴薯大約是100公克左右。

除了「份量」之外,馬鈴薯的烹調方式,也大大影響其熱量,油炸薯條的熱量,比起焗烤、水煮等的烹調方式,要高出許多。一週內如果吃3次炸薯條,罹患糖尿病的風險會提高近兩成,所以也要儘可能少吃或是不吃油炸物。

馬鈴薯屬於高升糖指數(GI)食物

2006年2月份哈佛大學發表在《美國臨床營養學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就已有類似的研究報告,他們針對85,000名婦女所做的調查發現,常吃馬鈴薯者得到第二型糖尿病的比例,比不常吃者高出14%;且愛吃炸薯條的婦女也較不常吃者高出21%的罹患風險。

馬鈴薯屬於高升糖指數(Glycemic Index, GI值)食物,凡GI值超過70都叫高GI。因為馬鈴薯是精緻澱粉,容易造成血糖迅速上升,刺激胰島素大量分泌,雖然胰島素能夠使血糖下降,但隨之而來的,卻是脂肪在體內迅速累積,反而造成肥胖以及心血管疾病罹患風險等健康問題。

薯條GI:75

馬鈴薯泥GI:83

烤馬鈴薯GI:93

豆類+白米飯血糖不易飆升

圖/ingimage

分享
除了上述2篇研究報告,過去幾年,亦有許多關於糖尿病與飲食之間,具有密不可分關聯性的研究報告。2011年9月份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胡教授(Frank Hu)發表在美國臨床營養學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的研究發現,用等比例的豆類和白米飯(1:1)作為主食的心臟病患者,血糖較不易飆升,發生代謝症候群的風險降低35%。

胡教授在哥斯大黎加分析了1,879名心臟病患者1994~2004年的飲食習慣和病歷記錄。哥斯大黎加的傳統主食為黑豆飯,然而近年來飲食中白米飯的比例升高,豆類攝取量減少,這些心臟病患的血糖、血壓、壞的膽固醇等代謝症候群症狀亦相對提升。

與白米飯相比,豆類含有更多的纖維素和蛋白質,而且升糖指數也比白米飯低,選擇用豆類取代一部分的白米飯做為主食,比較不會造成血糖的波動,潘老師在此強烈建議心臟病患改吃黑豆飯或黑豆糙米飯。

蘋果、藍莓、梨子可降低糖尿病風險

2012年3月份由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Harvard School of Public Health)孫醫師(Qi Sun)發表在英國醫學期刊(BMJ)的研究報告即指出,吃越多白米飯的人,未來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就越高。此研究參與者共有35萬人,分布在中國、日本、澳洲及美國等地,持續追蹤調查4~22年,其中共13,000多人罹患第二型糖尿病。在中國與日本進行的研究發現,白米飯攝取量最多的人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機率,比最少的人高出55%;至於白米攝取量遠不及中日的美國與澳洲,白米飯攝取量最多的人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機率,比最少的人高12%。

美國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潘博士(An Pan)在2012年4月發表在《美國臨床營養學期刊》的研究發現,多吃蘋果、藍莓和梨子等富含類黃酮(flavonoids)的水果,能夠降低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

潘博士的研究追蹤約二十萬名參加大規模研究計畫的民眾資料,追蹤時間最長達24年。這些民眾會固定填寫問卷交代攝取特定食物的頻率、種類和數量,而且在研究開始時都沒有罹患糖尿病,但研究進行期間,有12,611人陸續被診斷出糖尿病。

研究進一步分析這些民眾的飲食習慣後發現,吃藍莓最多的人群(每週至少吃2份,約454克)罹患糖尿病的風險,比吃藍莓最少的人(每月進食少於1份,約227克)低23%。每週吃至少5份蘋果或梨子的人罹患糖尿病的風險,也比不吃的人低23%。

吃水果不要喝果汁

而2013年8月份哈佛大學公衛學院的孫博士(Qi Sun)發表在英國醫學雜誌(BMJ)上的研究報告,分析3個大型共有187,382位受訪者、長期追蹤18年的研究資料,指出正確適量吃水果--每天只要吃一份水果就能比每天吃不到一份水果的民眾降低12%罹患糖尿病的風險,且研究同時發現,每週喝3次果汁的人比起一週喝不到一次果汁的人會提高8%發生糖尿病的風險,倘若用「吃」水果來代替「喝」果汁就能反轉結果,反而能降低7%糖尿病發生機率,這也是潘老師一直強調要吃水果、不要喝果汁的道理,但吃水果也不能過量喔!

茶或黑咖啡可助降血糖

圖/ingimage

分享
此外,適量喝黑咖啡也有降血糖的功效。2014年4月份美國最新研究發現,每天喝1.5杯黑咖啡的成人,能夠降低約11%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這項由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發表之研究報告指出,研究人員共分析12萬名衛生部門員工之飲食、生活習慣與慢性病史等資料,共持續追蹤20年,結果發現每天喝3杯黑咖啡的人,得糖尿病的風險,比每天只喝一杯的人減少37%。

遠離糖尿病五撇步

潘懷宗老師綜合上述研究報告的結論:

1.白米飯及馬鈴薯等高升糖指數食物應儘量避免。

2.可改成糙米飯或豆加飯。

3.平常適量吃蘋果、藍莓和梨子等水果。

4.用牙齒吃水果千萬不要用果汁機打果汁。

5.每天可喝些茶或黑咖啡。

都是讓你血糖平穩不飆高的良方喔!

台北市議員
美國艾默蕾大學神經與分析化學博士
陽明大學醫學院藥理教授、博士生導師
第三屆國民大會代表
台北市傑出市民
新黨前秘書長



妊娠糖尿病併發症多糖友如何控糖? - HiNet 新聞社群

Feb 24, 5:45AM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糖尿病會有許多併發症,糖尿病婦女懷孕時,也會有很多風險,甚至於有些婦女會在懷孕時出現妊娠糖尿病,除了本身會有危險之外,也會造成胎兒異常;因此,懷孕婦女可得要做好血糖監測,一旦發現血糖飆高,就得要特別注意飲食,控制血糖,若是飲食控制無法達標,則需進一步用藥控制。

計畫懷孕要好好監測血糖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婦產科主治醫師歐名哲表示,糖尿病婦女要懷孕生子,併發症會比較多,所以在一開始要計畫懷孕時,就要好好監測血糖;另外,一般婦女在懷孕時也有可能發生妊娠糖尿病,首先可由飲食來控制血糖,但由於併發症多,往往會需要用藥控制。

懷孕27週進行糖篩檢複合試驗

至於孕婦血糖監測會在懷孕第27週時進行糖篩檢複合試驗,歐名哲醫師說,當抽血檢查發現血糖出現異常時,會進一步安排做喝糖水測血糖濃度,必須要喝四次糖水,每二小時就喝一次糖水來監測血糖值,一旦有二次以上超標,就顯示有妊娠糖尿病。

控糖已有口服胰島素可選擇

妊娠糖尿病所出現的併發症可不少!歐名哲醫師指出,妊娠糖尿病孕媽咪可能會出現胎盤功能不足、妊娠毒血症等病況,胎兒也往往會有異常以及會出現巨嬰症等;所以,用藥控制血糖的情況較多,尤其是原本就有糖尿病的孕媽咪,一定要定期使用胰島素,之前主要是以針劑,目前則是已經有口服胰島素可以選擇。

健康醫療網更多健康資訊




以極端的低碳水化合物飲食減肥,反而可能導致心臟受損! - 康健雜誌

Feb 24, 1:24AM

這幾年坊間一直流傳一個說法:只要不吃澱粉,就能獲得健康。利用這種飲食,可以快速使血糖下降、調控血中胰島素濃度,還能使體重快速減輕,調控血中膽固醇濃度,使人們達到健康的目的。不論是「斷醣飲食」或是「無麩質飲食」都持這樣的論點。

由於降低了飲食中碳水化合物的比例,蛋白質與脂肪的比例就會增加,於是產生了體重控制界相當有名氣的阿金飲食(Atkins diet)與南灘飲食(South beach diet)。

2010年時,日本人桐山秀樹因為罹患糖尿病,利用低碳水化合物飲食在三周內減去20公斤體重,使身體健康獲得改善,於是出書,成了知名的減重達人,還被稱為「限醣減重的傳道師」。

這樣看來,我們為了預防肥胖、糖尿病、心臟病等慢性病,似乎應該都改吃這種飲食?

想這樣做的人,真的要等一等,先看看幾個研究報告的結論,再考慮要不要靠著吃這種飲食來控制體重。

一篇2014年發表在美國治療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Therapeutics)的心肌梗塞個案報告就發現:這位心肌梗塞的個案入院時,體重正常(身體質量指數:19.5),血中總膽固醇濃度為160 mg/dL、LDL 130 mg/dL、HDL 45 g/dL、三酸甘油酯110 mg/dL,血中Apo 脂蛋白A與同半胱胺酸濃度都在正常範圍。但為何這些被用來預估心血管疾病的指標都正常,他卻發生了心肌梗塞?

醫療團隊回顧了這位仁兄的過往,發現他過去六年之中,每年吃阿金飲食一個循環,每次體重可以減輕14公斤。

然而,低碳水化合物飲食因為有生酮的作用,而且並不容易持續執行,因此對減重的效果其實很短暫,以致於體重在六年中起伏相當大。而且這種使身體產生酮體的飲食模式也會造成一些副作用,包括便秘、頭痛、口臭、疲勞、和骨質疏鬆症。最重要的是~這種低碳水化合物飲食除了導致生酮現象之外,還會使體內的糖化產物~甲基乙二醛(methylglyoxal)濃度增加,對心血管相當不利。

2008年由勞埃德(Lloyd S. G.)等人發表於生活科學期刊(Life Sciences)的大鼠研究則發現:低碳水化合物飲食確實會使血中胰島素濃度降低,但低碳水化合物飲食卻使心肌中的能量物質-糖原(又稱為肝糖)減少,且影響胰島素信號,使得心肌缺血恢復血流灌注時,復原的狀況較差,且有較嚴重的心肌損傷。

一份2007年發表於歐洲臨床營養期刊,藉由問卷對希臘22,944名健康受試者進行評估,追蹤十年的研究發現:低碳水化合物、高蛋白飲食,會有較高的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死亡率。另一篇同年發表在內科學期刊(Journal of Internal Medicine),針對49,261位瑞典婦女的12年追蹤調查也有類似的結果。

根據2016年2月16日的媒體報導,那位被稱為「限醣減重的傳道師」的桐山秀樹先生,2016年2月初在東京都一家飯店因為心臟病猝死,享年61歲。姑且不論這位仁兄是否原本就心臟方面的問題,或是有其他因素而導致心臟病發身亡。根據前述的近年醫學文獻資料,「低碳水化合物飲食確實與心血管疾病發作,尤其是在心肌缺血重新血流灌注時,發生心肌受損有關連性」,嚴重時,就可能導致心臟病發作而死亡!

看到這兒,你還要吃這種難以長久持續,又令人傷心的低碳水化合物飲食嗎?

或是現在就下定決心,從限制熱量的均衡飲食與適量規律運動開始,雙管齊下,藉著生活型態的改變,建立長久的健康習慣來維持健康。

<本專欄反映專家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患糖尿病饮食不宜过补试试几款食疗粥 - 人民网

Feb 22, 2:20AM

原标题:患糖尿病饮食不宜过补 试试几款食疗粥

在糖尿病的治疗过程中的,患者的饮食注意事项有很多,下面让小编告诉你糖尿病患者常见的饮食注意事项与适宜的食疗粥有哪些吧。

糖尿病患者在饮食上要注意什么?

一、切勿盲目的食用补品。

在糖尿病的治疗过程中,患者要结合自身特点以清补为主,选择一些既有丰富营养,又有降糖作用的食物,如山药、莲子、银耳、芹菜、燕麦、百合等,有助于增强人的体质。肉类则适当多吃鱼虾等水产品以及鸡鸭等禽类(白肉),少吃猪牛羊肉等红肉。

二、适当多吃一些润燥、降糖的食物。

比如蔬菜、水果,可以多吃一些冬瓜、萝卜、胡萝卜、西红柿、茄子、土豆、藕、洋葱、绿叶蔬菜、海带、香菇、木耳及猕猴桃、柚子、山楂、苹果、香蕉、梨、柑橘等,这些食物含有丰富的钾离子,可以对抗钠离子对血糖升高的作用,同时也起到补中益气,生津润燥的作用。

三、饮食安排应少量多餐,避免过饱。

糖尿病者通常较肥胖,必须吃低热能食物,总热量宜控制在每天8.36兆焦左右,每天主食150~250克,动物性蛋白和植物性蛋白各占50%。食用油要含维生素E和亚油酸的素油;不吃甜食。

那么糖尿病患者应该吃些什么,下面小编给大家说说哪些中医食疗粥适合糖尿病患者吧。

适合糖尿病患者的食疗粥

1、菠菜粥:菠菜100~150克,粳米50克,煮粥食用。适用于糖尿病阴虚化热型。便溏腹泻者禁服。

2、芹菜粥:鲜芹菜60~100克,切碎,粳米50克,煮粥食用。适用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者。

3、木耳粥:黑木耳30克,粳米50克,大枣3枚,先浸包木耳,将粳米、大枣煮熟后加木耳共煮粥食。适用于糖尿病血管病变者。美国明尼索达大学医学院汉穆希密特教授认为,常食木耳可以减少和预防心脏病的发作。

4、萝卜粥:新鲜白萝卜适量,粳米50克,煮粥服用,适用于糖尿病痰气互结者。

5、山药粥:生山药60克,大米50克,先煮米为粥,山药为糊、酥油蜜炒合凝,用匙揉碎,放入粥内食用。适用于糖尿病脾肾气虚,腰酸乏力、大便溏泄者。

6、槐花粥:干槐花30克或鲜品50克,粳米50克,煮粥服用。适用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中风患者。槐花可扩张冠状动脉,可防治动脉硬化,常服用有预防中风作用。

7、菊花粥:秋菊烘干研末,先以粳米50克煮粥,调入菊花末10克稍煮一二沸即可服用。适用于糖尿病双目干涩、视物昏花者。菊花清肝明目,临床用于防治高血压、冠心病、高脂血症。

8、荔枝粥:荔枝5~7个,粳米50克,水适量,煮粥服用。适用于一般糖尿病患者。

9、葛根粉粥:葛根粉30克,粳米50克,共煮粥服用:适用于老年人糖尿病,或伴有高血压、冠心病者。葛根含黄酮类,具有解热、降血脂、降低血压、降低血糖作用。

10、生地黄粥:鲜生地150克,洗净捣烂取汁,先煮粳米50克为粥,再加入生地汁,稍煮服用。适用于气阴两虚型糖尿病者。

11、杞子粥:枸杞子15~20克,粳米50克,煮粥服用。适用于糖尿病肝肾阴虚者。

12、天花粉粥:天花粉30克,温水浸泡2小时,加水300毫升,煎至200毫升,入粳米50克煮粥服用,适用于糖尿病口渴明显者。糖尿病孕妇禁用。





If at any time you'd like to stop receiving these messages, just send an email to fulltextrssfeed_com_news_google_com_tw_news_feeds_hl_zh_tw_gl_tw_q__e7_b3_96_e5_b0_bf_e7_97_85_e9_a3_b2_e9_a3_9f_um_1_ie_utf_8_output_rss+unsubscribe-eremite53=gmail.com@mail.feed2email.net.
To stop all future emails from feed2email.net you can reply to this email with STOP in the subject line. Thank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堂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